为明确企业版权权利归属,避免因作品著作权权属不清而发生纠纷。我们先来了解几个概念:
著作权
解释:也称版权。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对其所创作的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与财产权。
人身权
解释: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财产权
解释: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法人作品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法人作品:著作权人和作者均为企业。
Tips:法人≠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
1、法人不是人,是组织或机构(即公司、企事业单位)。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法定代表人是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如:工厂的厂长、公司的董事长等)。
3、法人代表,可以是一个职位,也可以是代表法定代表人行使权利的人。这个代表可以是甲、也可以是乙,他不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法人的授权,这个授权可以一事一授权,也可以是一揽子事项的授权。
(图片引用自网络)
二、职务作品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
职务作品:著作权人是企业,作者是员工。
1、职务作品强调作者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正式员工、劳务派遣人员、实习生,都属于与单位缔结劳动关系的员工。)
2、员工创作作品是为了履行单位交办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工作任务”既包括员工为履行工作职责完成的日常工作内容,也涵盖单位临时指派的员工本职工作范围内的其他任务。
3、职务作品的创作内容应当与单位的工作性质一致,员工在工作之余完成的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作品不属于职务作品。
4、职务作品的创作比较多地体现员工个人创作意志。如果单位对于员工创作的作品仅给予宏观、抽象的概念性或者方向性指引,员工决定具体的创作内容、创作形式、作品架构,通常应认定为职务作品。
三、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的区别
1、职务作品强调创作者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而法人作品的创作者既可以是单位员工,也可以是基于临时缔结的民事法律关系为单位创作作品的非单位员工。
2、职务作品创作过程中员工可以自主决定作品的题材、段落布局或思想情感等,法人作品则更体现单位领导机构的意志。
3、职务作品尤其是一般职务作品,员工付出的创造性劳动更多,贡献更大,而在法人作品创作中,员工付出劳务性的贡献,单位作为组织者提出具体要求,提供资料、资金、设备等,并对作品的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进行全程参与和把控。
4、一般职务作品由创作者本人承担责任,特殊职务作品和法人作品由单位承担责任。
5、法人作品包括署名权在内的全部著作权完全归法人享有,而职务作品员工最低限度也会享有署名权。
(tips:企业可依据上述(二)条,在劳动合同中列出专门条款,确定员工为履行单位交办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属于公司所有哦。)
重点来了:
作品创作完成后,企业应该收集有关创作过程中的全部资料,将创作草图、定稿、半成品、成品等整理成专门档案进行保存,以完善创作资料,作为权属证明材料。
另外,企业还应该规定,作品著作权归属于企业的,创作人员不得将职务作品擅自以个人名义发表或许可他人使用,造成企业损失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企业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保证企业作品著作权的行使。
四、委托作品
委托作品,是指根据作者与某一个人或法人签订的委托合同所创作的作品。委托人向作者支付约定的创作报酬,,作者按照他人的意志和具体要求而创作的特定作品。
《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委托作品:著作权人是委托人,作者是受托人。
1、委托人和受托人可以自行约定著作权归属。在尊重作者也即受托人的意愿的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委托人有效的使用作品。
(署名权是作者人格利益的体现,是不能通过约定来确定归属的;而且署名权也只有作为自然人的作者才有资格享有,受托单位也不能享有这种权利,因此对署名权的不可约定。)
2、在双方当事人未约定的情况下,著作权属于受托人。这是因为受托人接受委托创作完成作品,是委托作品的作者,凝结创作人心血。基于保护作者、鼓励创作的立法目的,在无约定的情况下,著作权应当被赋予受托人。
值得注意的是:
(1)受托人应当按照约定将委托作品提供给委托人使用。委托人有权在约定的范围内使用。如果没有约定使用范围,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
(2)受托人行使著作权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妨碍委托人的正当使用。(例如:委托人委托受托人设计商标后,不论该商标是否注册,受托人都不可阻止其使用与产品、服务上,也不得授权给他人使用该标志作为商标。)
重点又来了!
委托他人创作的作品,企业如果想获取作品著作权,必须签署书面委托合同,明确约定著作权的归属。委托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以下内容:创作背景、要求、目的、双方的权利义务、验收标准、验收时间,权利归属,另外还需明确约定受托人应保证作品不侵犯他人权利,并对此承担责任。委托人应保存合同履行中的资料,进行存档,作为权属确认、纠纷解决的证据资料。需要支付报酬的,支付报酬时应索取收据或发票并妥善保管。
因为著作权权利的抽象性,著作权的权属管理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问题,法律风险由此产生。企业应明晰上述几个概念,做好著作权管理工作,尊重他人权利、保护自己权益,避免著作权法律纠纷的产生。